108課綱多元入學管道懶人包


現在的升學之路,已經與過去不同,現在高中生和高職生的升學管道互通,高職生能夠讀一般大學,高中生也能夠讀技專校院。

國中畢業無論選擇高中、高職還是五專,大部分最終目的地仍在大學,學生可以依自己的興趣、志向、能力選擇不同管道,前往理想的學校科系就讀。

國中到大學多元入學管道
▲國中到大學多元入學管道
本文重點
1-1. 高中
1-2. 高職
1-3. 綜中
1-4. 五專
1-5. 單科型高中
1-6. 一般大學
1-7. 技專校院
2-1. 免試入學
2-2. 特色招生
2-3. 私校單獨招生
2-4. 其他管道
3-1. 國中會考
4-1. 繁星推薦
4-2. 申請入學
4-3. 分發入學
4-4. 特殊選才
4-5. 四技申請
4-6. 其他管道
5-1. 學測
5-2. 分科測驗
5-3. 英聽測驗
5-4. 術科考試
6-1. 甄選入學
6-2. 聯合登記分發
6-3. 技優保送
6-4. 技優甄審
6-5. 繁星計畫
6-6. 特殊選才
6-7. 其他管道
7-1. 統測
1. 升學關鍵字
普通型高中(高中、普高)
  • 偏重基本學科、理論、通識,主要科目和國中的科目相近。
  • 學生畢業後大部分繼續升大學,以具備專門知能或成為學術研究人才。
  • 可根據自身的特殊性向,選擇數理資優班、語文資優班、音樂班、美術班、體育班等。
技術型高中(高職、技高)
  • 以學習專門技術、培養專業基礎人才為主要目標,課程偏重實作,主要科目為專業科目和實習。
  • 技高類科分成工業、商業、農業、家事、海事水產、藝術六大類,而依不同職業領域又可分成十五群科。
  • 部分技高之職業類科另有特殊性質,包括高中產學攜手合作計畫、產業特殊需求類科、實用技能學程、建教合作班等。
綜合型高中(綜中、綜高)
  • 融合普通型高中及技術型高中的特質。
  • 高一皆修共同科目,藉由生涯規劃、職業試探等課程探索個人的興趣和能力。高二再依興趣和能力、升學或就業,以課程選修方式選修學術學程或專門學程。
  • 就學期間可積極參加技能檢定,取得技術士及職業證照,以增加畢業後之就業機會或升學優勢。
五專
  • 五專主要教授應用科學與技術。
  • 除一般理論課程之外,著重實習、實驗、實作演練及專題製作,鼓勵考取職場必備之專業證照,培養一技之長,使學生具備職場就業能力。
  • 學生畢業後取得副學士學位。
單科型高中
  • 以特定學科領域為核心課程。例如:體育高中、藝術高中等。
  • 此類學校非常少,提供學習性向明顯之學生,繼續發展潛能之學校。
一般大學 (普通大學)
  • 指一般之公私立大學,不包含技專校院、軍警校院及空中大學。
技專校院
  • 指科技大學、技術學院及專科學校。
2. 國中升學入學管道關鍵字

國中升學分為四種入學方式:免試入學、特色招生、未受補助私校單獨招生與其他,每種方式之下均有許多不同的入學管道。部分入學管道,參採國中教育會考成績。

免試入學
  • 免試入學方式的入學管道非常多元,大致可分為七類:就學區免試入學、優先免試入學、試辦學習區完全免試入學、直升入學、技優甄審入學、五專優先免試入學和聯合免試入學,及其他免試入學。
特色招生
  • 各校發展的特色課程供適合的學生選擇就讀,特別辦理相關的術科測驗。
私校單獨招生
  • 未受政府獎助或捐助設立的私校,可以單獨辦理招生,但仍會有15%以上的免試入學名額。
其他
  • 不屬於上述三類的其他入學管道,包括有實用技能學程、建教合作班、運動績優甄審、運動績優甄試、運動績優獨招以及身心障礙學生適性輔導安置等。
3. 國中升學考試關鍵字
國中教育會考(國中會考)
  • 用來評量學生在國中階段的學習成果,目的是為了掌握學生的學力,並非入學測驗。取代舊有的國中基本學力測驗。
4. 高中升學入學管道關鍵字
大學繁星推薦入學(繁星推薦、大學繁星)
  • 由學校向大學校系推薦符合資格的學生。
  • 採計學測成績。
  • 比序項目包含高中校排百分比、學測成績採計至多4 科,部分校系採計術科考試及英聽測驗。 第8類學群包含各校系甄試。
大學個人申請入學(申請入學、個人申請、大學申請)
  • 學生可依個人志趣選擇大學校系。為大學招生名額最多之管道。
  • 採計學測成績。
  • 第一階段由各校系自訂學測成績(至多採計 4 科)、術科成績、英聽測驗成績之檢定、倍率篩選。第二階段辦理指定項目甄試,可為面試、筆試或實作等,指定項目甄試與學習歷程檔案為綜合學習表現。
大學分發入學(分發入學、大學分發)
  • 已參加學測、分科測驗的考生才能參加。
  • 完全採計學測、分科測驗成績。
  • 由校系自訂採計考試科目組合。至多可以選填 100 個志願校系。
大學特殊選才
  • 招收具特殊才能或具不同教育資歷學生(如境外臺生、新住民及其子女、實驗教育學生等)。
  • 不採計統測及學測成績。
  • 由各招生學校辦理指定項目甄審,可採書面資料審查、經歷審查、面試、筆試、術科實作考試等。
四技二專申請入學(四技申請)
  • 為高中生升學四技之主要招生管道。高中普通科學生、綜高學生、藝術群職業類科學生,皆可憑大學學測成績參加。
  • 採計學測成績。
  • 第一階段為學測成績篩選,至多採計 4 科科目;通過一階之考生可參與第二階段,為各科技校院辦理之複試,內容以備審資料審查(含學習歷程資料)和面試為主。
其他管道
  • 包含「單獨招生」、「原住民專班單獨招生」等。
5. 高中升學考試關鍵字
學科能力測驗(學測)
  • 為測量學生「基本核心能力」之測驗。考生可視選擇的入學管道及校系而來決定要不要參加。
  • 每年高三寒假時舉辦。
分科測驗
  • 為測量學生「關鍵學科能力」之測驗。考生可視選擇的入學管道及校系而來決定要不要參加。
  • 每年高三畢業後舉辦。
  • 取代過往的指考。
高中英語聽力測驗(英聽測驗、高中英聽)
  • 針對高中學生英語聽力進行的一項綜合評量。考生可視選擇的入學管道及校系而來決定要不要參加參加。
  • 每學年上學期,舉辦兩次。
術科考試
  • 特定科目之考試。考生可視選擇的入學管道及校系而來決定要不要參加。
  • 每年高三寒假時舉辦。
6. 高職升學入學管道關鍵字
四技二專甄選入學(甄選入學、甄選)
  • 為招生校數最多、規模最大的入學管道。
  • 採計統測成績。
  • 第一階段為統測成績篩選;第二階段,為各校系辦理之指定項目甄試,指定項目由各校系科訂定,例如學習歷程資料審查(備審)、專題實作及實習科目學習成果、術科實作、筆試、面試等。至多選擇 6 個校系科組志願報名。
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(聯合登記分發、聯登、分發)
  • 已參加統測的考生才能參加。
  • 完全採計統測成績。
  • 依照考生總分數之高低順序,再按其志願序依序分發。無畢業年資及證照加分優待。
四技二專技優保送
  • 曾參加技優保送入學資格所列之競賽,獲得各職類全國前三名或選拔入選國手資格之優秀選手。
  • 不採計統測成績。
  • 符合保送入學資格者,可就採計所參加的競賽職類之招生類別中,擇一類別報名,並且上網選填該類別之招生校系科組志願,直接分發錄取。
四技二專技優甄審
  • 凡曾參加技優甄審入學簡章所列之競賽獲獎,或已取得乙級以上技術士證、通過專技人員普通考試之考生。
  • 不採計統測成績。
  • 符合資格之考生可就採計獲獎的競賽、證照職類或專技證書的所有招生類別中,跨類別選擇至多5個校系科組志願,報名參加指定項目甄試。甄試可包含面試、術科實作、備審資料審查(含學習歷程資料)等,不辦理筆試。
科技校院繁星計畫(繁星計畫)
  • 由學校向大學校系推薦符合資格的學生。
  • 不採計統測成績。
  • 依8項比序排名順序進行分發作業,比序項目含5學期學業平均成績、5學期專業及實習科目平均成績、競賽、證照及語文能力檢定之總合成績等。
四技二專特殊選才
  • 招收在專業領域具備特殊技能或專長,或參與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完成2~3年期,且符合招生學校訂定申請條件之青年。
  • 不採計統測成績。
  • 由各招生學校辦理指定項目甄審,可採書面資料審查、經歷審查、面試、筆試、術科實作考試等。各校系科組學程志願得訂定「優待加分條件」,可針對不同的教育體系、成長環境、特殊經歷、經濟弱勢以及特定身分、地區之學生給予特別加分。
其他管道
  • 包括「四技二專日間部單獨招生」、「四技二專進修部單獨招生」、「藝術與表演類系科單獨招生」、「身心障礙學生招生」、「運動績優學生招生」、「四技二專在職專班招生」、「軍事校院士官二專班招生」、「雙軌訓練旗艦計畫招生」、「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專班招生」、「產學訓合作訓練四技專班招生」,以及其他聯合或單獨招生管道,招收特殊專長學生、在職人士、產學合作班等。
7. 高職升學考試關鍵字
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(統測)
  • 考生可視選擇的入學管道及校系而來決定要不要參加。
  • 每年四月底五月初舉辦。

108課綱強調「適性揚才」,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。相較以往,現在的升學管道更加多元,高中、高職、五專之間的界線也變得模糊,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,並多方蒐集資訊,並與老師、家長、輔導老師等諮詢,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。

資料來源:教育部108課綱資訊網、教育部學生生涯輔導網、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